非蒸发脱水褐煤提质技术及热压脱水技术

作者:郑州东鼎 发布于:2023-12-16

   加快新型褐煤提质技术工艺装备的升级及引进是摆脱我国褐煤提质技术装备现状的必有出路,除了现有的褐煤蒸发脱水提质技术东鼎带您了解下美国、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非蒸发脱水褐煤提质技术及热压脱水技术:


美国K-燃料技术——作为一项非蒸发式干燥技术,该项技术利用原煤与蒸汽在提质装置中直接接触,通过调节时间、温度和压力三个要素,将原煤中的水分以液态水的方式脱除,在“挤”出煤中水分的同时,改变煤的孔隙结构及亲水性能,提升低阶煤的品质。2007年在美国怀俄明州建设有年处理75万吨的提质工厂。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长青能源公司开发了K燃料工艺(K-Fuel Process)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完善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K燃料工艺过程如下:煤经过粉碎之后,通过传送装置送入压力和温度分别维持在3.7 MPa和238℃的高压釜后,煤块发生破裂,将硫化物从煤中分离出来,煤中的水分也随之蒸发掉。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煤粉和蒸发出来的水蒸汽可以直接送入锅炉进行发电或供热。


K-Fuel 是一种具有低水分、高发热量和低SOx、低NOx和 汞排放特点的提质煤。 • K-Fuel 工艺是对高水分煤施以热和压力(脱水和温和干 馏)将低发热量煤中30%水分减小到8%至12% 的K-Fuel产 品。相应地热值提高30%至40%,从而可提高电厂利用效率。 • KFx 在Wyoming’s Powder River Basin建有75万吨/年的 K-Fuel厂。2005年12月首次运用,使低于8000 Btu/lb的 煤提质到11,000 Btu/lb (6100kcal/kg) ,水分满足8%至 12% 的K-Fuel产品要求,汞减少70%左右。 • 含水36%褐煤(1.57 lb)干燥到5.5%水分(1lb),需 800 Btu的 蒸汽;含水31%褐煤(1.48 lb)干燥到5.0% 水分(1 lb),需760 Btu的蒸汽。(1 Btu=0.252 kcal)


热压脱水工艺: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研究开发了热压脱水工艺(MTE工艺)〔’〕,过程综合了热法脱水和机械脱水的优点,将褐煤加热到不大于220℃的条件下,通过机械挤压将水挤出。褐煤脱水后,热值大大提高,提质煤的重新吸水和自燃特性也得到改善。目前MTE工艺已在澳大利亚一电厂建立1套25吨/h的中试装置,工业化条件基本成熟。如何使我国的褐煤资源走出一条自己的高效利用之路,褐煤提质装备行业可谓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将眼光放的更加长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褐煤提质技术工艺。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19900970336

相关推荐

行业新闻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97号 19900970336 郑州市东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7845号-6 网站地图